Friday 23 August 2013

漢字的奧秘




最近因為備課的原因,對中國漢字,特別是正體字多留了點神,猛然發現裡面別有洞天,奧秘無限。倉頡造字的傳說本來就讓漢字起源充滿了神奇色彩,而漢字的構造本身也真的是蘊含了許多天機,充滿了古人的智慧,充滿了神啟的意味深長。




比如,“王”字是蠻簡單的一個漢字。三橫一豎,書寫簡單,也非常容易記住。但是裡面的內涵卻不會因為其筆劃的簡單而減少了。古人(或者說造字者)把王者的真正內涵藏在了這個字的造型裡。當今社會裡的“王者”是否真正按照古人所定的“王者”的標準在做,對照一下,便一目了然。“王”字的三橫代表著“天、地、人”,代表著天地間的萬事萬物。而中間那一豎便是王者的使命,連接天地人的使者便為“王”,因此“王”的使命是使天地人能互相溝通和連接,並能處於和諧和平衡中,能做到這一點的,即為“王者”。這樣,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古人稱他們的“王”為“天子”了,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中國的第一個帝王“黃帝”要入山拜廣成子為師,叩問為王之道。

由於後人對權利和金錢慾望的膨脹,“王字原有的內涵早已被拋之九霄雲外。現在跟“王”字關聯的內涵是“稱王稱霸”“勝者為王”。在現代的詮釋中,“王”字是權利和地位的象徵,是居高臨下的氣勢,是萬人俯首稱臣的驕傲,是為所欲為的力量。正因為後人對“王”的曲解和誤用,於是有了極權集團的出現,有了暴政的出現。那個處於眾人之上的人,不是把謀求百姓福祉,維持天地人和諧作為使命,而是把鞏固其地位至高無上作為終極目標,其治國之術也就可想而知了。

當然,天地間自有維持其和諧的規則和力量。如果一個“王”膨脹了,那就要派另一個“王”來制約他,使其有所收斂,來達到天地間各種力量的平衡。於是,便有了“鬥”。俗話說,一山不容二虎。當兩個“王”同處一門之內,豈會和平相處,自然是打鬥不斷,直到彼此的力量都有所削弱,相互制衡,才會消停。這樣看來,其實人類歷史上各國間戰爭不斷,各民族間爭鬥不止,跟人類的為王者偏離“王道”是無不相關的。

就這麼簡簡單單的一個漢字,似乎已經把人類的很多歷史問題的深層原因展現給了人,可是因為人們早已習慣於用漢字,不習慣解漢字,漢字的真正內涵也就離現代人越來越遠了。

1 comment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