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dnesday 20 November 2013

5岁孩子要“退休”?


5岁孩子要“退休”?

2013-11-18 心灵治疗师

导读:什么,5岁男孩成天喊着要“退休”?孩子“与世无争”的懒散态度引起其父母的担忧,亲子专家通过与父母和孩子的亲密接触,为我们解答分析“退休”男孩背后父母教育的不当和错误,对此,父母应该引以为戒。

孩子对任何事都没兴趣
  在一群孩子中间,瓜瓜显得格格不入。
  其他孩子一来到山林基地,就被装在树上的小木屋给吸引住了,纷纷玩起了情景游戏。

  “瓜瓜,快来,这里有个小木屋。”瓜瓜的妈妈见到木屋显得很激动。
  “不,我不想去。”瓜瓜却无动于衷。
  “小木屋,安在树里面的呀!”妈妈试图通过夸张的语气和表情来吸引孩子。

  “我什么都不想做,我都要退休了,怎么可以做事情呢?”瓜瓜再一次拒绝道。
  “退休”一词,我还是第一次从孩子的嘴里听到,让人啼笑皆非。
 
 我认真地观察起站在我身旁的这个小男孩,看着只有四五岁的样子,但整个人却像一只小花猫一样,懒洋洋地坐在沙坑区的旁边,一副“与世无争”的样子。
 
 通过与瓜瓜妈妈的沟通,我了解到瓜瓜今年才5岁,但一直比较“懒”,感兴趣的东西很少。最近状态越发严重,整天喊着“我要退休”,什么事情都不愿意做。

  “孩子是不是一直被你们照顾得太好了,对他有求必应呢?”面对我的提问,瓜瓜妈妈频频点头道:“因为瓜瓜是早产儿,所以从小我们对他关爱比较多。他想要的吃的玩的,各种要求基本上我们都会满足。孩子不是还小吗?我们这样做不对吗?”


 
 5岁孩子对任何事情都没兴趣,对他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。只有“动”起来,才能发展孩子的大脑。

  带着瓜瓜妈妈的困惑以及对孩子的爱,我们开始了对瓜瓜的帮扶计划。

  “请你等一等”
  清晨,孩子们在阳光下做着游戏,欢快地追逐着、嬉闹着。

  “帮我拿衣服过来。”从瓜瓜的房间里,传来一声命令。

  “等等,宝宝,妈妈这就帮你拿。”妈妈马上回应道。
 
 我轻轻走到了瓜瓜的宿舍门口,定睛一看,瓜瓜正坐在床上,像一个小皇帝一样,发着火,挥动着小胳膊指挥着妈妈。妈妈很认真地按照他的指示去做事。当妈妈终于给他穿完衣服后,又赶紧把牛奶送到瓜瓜的嘴边:“宝宝,你现在需要喝点奶,好,张嘴。”
 
 瓜瓜随口就说:“妈妈,我不要喝奶,我现在要吃苹果。”

  “哦,好的,宝宝,你是不是需要妈妈帮你洗一下?”妈妈关切地问。
  “嗯,是的。”瓜瓜很满意地说。

  这一幕“看上去很美”,当孩子提出要求时,妈妈及时给出回应。
 
 对几个月的宝宝,妈妈这样做是必须的,因为孩子刚来到世界需要建构安全感。但对于5岁孩子而言,拿衣服、洗苹果等,他是完全可以自己做到的。瓜瓜妈妈并没有意识到孩子已经长大,过多地给予孩子帮助,导致孩子在获取事物的过程中,丝毫没有成就感,丧失做事情的兴趣。
 
 找到原因后,我开始尝试着去调动孩子做事的积极性。
  “瓜瓜,早上好。你刚才是想吃一个苹果吧?”我进门便问。
  “早上好,大李。嗯,是的,我想吃一个苹果。”

  “但是我看到你的妈妈正在忙别的事情,这怎么办呢?”我没有直接说出瓜瓜可以自己解决问题,也没有说妈妈不能给瓜瓜拿,而是把问题又给孩子踢了过去,启发孩子关注自己遇到的问题。

  “嗯,我想让妈妈先帮我拿苹果。”表面上瓜瓜还在要求妈妈,但实际上他开始动脑筋了。
  “但妈妈确实在忙事情,并且这件事情还很重要。”我继续坚持着。
 
 “不行,我就要妈妈帮我洗苹果。”瓜瓜要哭了。

  “你可以哭,但妈妈需要先把自己的事情办完之后才能帮你,你大约需要等5分钟。”我为瓜瓜设置了一个等待的时间。

  “不行,就是不行。”瓜瓜开始耍赖了。
  通常在孩子提出要求,不能及时得到满足的时候,他会大发脾气。家长首先要冷静。

  我平静地看着瓜瓜,说:“瓜瓜,你可以发脾气。”当孩子有情绪时,首先要让孩子发泄出来。
  一旁的妈妈看到瓜瓜流泪后,似乎有点儿心疼,把自己的东西放在一边,准备伸手拿苹果。我赶紧把瓜瓜妈妈拉到一边,悄声说:“咱们今天一定要坚持住。”妈妈心有不忍地去做别的事情了。而我也对瓜瓜补充道:“瓜瓜,5分钟之后,妈妈会把苹果递给你的。”

  学会等待、懂得自控是一种很好的品质,需要从小训练。

  随着时间的流逝,瓜瓜的哭声也渐渐变小。
  5分钟后,妈妈把苹果递给了瓜瓜,并且轻轻拥抱了一下瓜瓜。

  看着孩子哭得厉害,妈妈一定会很难受。但我们一定要坚持自己的立场,才能真正地帮助到孩子。
 
 对瓜瓜的帮助才刚刚开始,主要是让他尝试学会等待,通过延迟等待孩子才不会因过多满足而失去探索的兴趣。

  此后,当瓜瓜将所有的事情都推向妈妈时,妈妈要么给他一个等待的时间,要么让他尝试自己去做。瓜瓜渐渐意识到,很多事情是需要自己去争取才能够得到的,而不是张张嘴就都能得到满足的。两天之后,瓜瓜的状态已有微妙的变化。
  给孩子延时满足时,我也开始进行适当的“挫折教育”,我们专门为瓜瓜开办了一堂课。
  给孩子适当的“挫折教育”
 
 第四天的课程是“山中觅食”,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寻找食物。
  当我们出发时,孩子们都很兴奋,唱着歌、喊着口号。瓜瓜却在整个队伍的最后面,皱着眉头、哈着腰,苦恼地走着。
 
 走了一个小时之后,孩子们都累了,瓜瓜更是似乎要瘫倒在地。我们停下来让孩子们休息。
  “大李,太累了,我从来没有这么累过。”瓜瓜抱怨不已。

  “我知道你很累,你可以找一个地方坐下来休息。”我轻轻地告诉他。
  休息片刻之后,队伍又开始出发了。

  接近中午时,孩子来到老师事先安排好的场地。这里有老师事先埋在草丛中的鸡蛋、土豆之类的食物。

  当我发出寻找食物的命令后,孩子们开始分头寻找。瓜瓜却站着一动不动。
  “瓜瓜,现在你可以尝试一下去捡一些东西过来。”我提醒了一下瓜瓜。
  “不,我不去。”瓜瓜拒绝道。

  “你可以有自己的想法。”我没有接着劝他,因为在活动之前,我们曾经宣布过,如果自己不去找食物,中午是没有饭吃的。在这个过程当中,如果我反复提醒瓜瓜,他将只能感受到我的担心,而不是事情的严肃性。

  这时,已经有孩子找到了可以吃的东西,也有一部分孩子开始找柴生火了。瓜瓜看着别人干得热火朝天,似乎有点动心,但依旧没有行动。

  最终瓜瓜还是没有行动起来,别的孩子捡到的食物已经快煮熟了,锅里慢慢飘出了食物的香味。很快,孩子们拿着碗开始享用美味的食物。
  这时候,考验老师的时刻到了,瓜瓜在一旁看着别人吃得很香,老师坚持着立场,并没有邀请他一起来吃。

  当我们返回山林基地,解散队伍,孩子们回到妈妈身边时,只见瓜瓜很快找到一个碗,第一个排到打饭的队伍里,又很快把饭打好,开始拼命吃起来。

  瓜瓜妈妈很惊讶:“大李老师,瓜瓜会自己打饭了啊!”
  “因为他体会到了饥饿感。”

  让孩子了解问题的相关后果是很重要的,只有让孩子明白“穿衣服、吃饭”等是自己的事而不是家长的事情,他才能将这些变成自己的行为习惯。只有经历过饥饿、困难、自食其力等“挫折”,孩子们才能更懂得珍惜生活,才能更有勇气去体验和尝试。
 
 在我们一次又一次的帮助之下,最后瓜瓜离开的时候,开心地说:“大李老师,我不要退休什么都不做了,我准备先好好吃饭,长大了就去当地铁司机!”我和瓜瓜的妈妈相视一笑。
  (感恩转发,让爱传递!)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